点击注册
点击注册
.

我的生产力工具

发布日期:2022-03-02 13:59    点击次数:194
程序员的一大美德是喜欢“偷懒”,会在各类日常工作中寻找使用更少的劳动付出,但却达到一样甚至更好的产出回报的机会。例如对于业务需求的讨论与明确,不做没有依据来源的功能点;对于代码架构的精雕细琢,能够以最少量的改动支持不同的需求场景;对重复性的工作寻找自动化的机会;利用已有的框架,工具来快速实现或提升工作效率等。由此可见,对于工具的重视和应用其实是高效能程序员的一大重要技能点,经常看到大家闲暇时会上HackerNews,v2ex等网站转悠,找各种关于装备,框架,工具的“买家秀”,也就不难理解了。当程序员向老婆/女朋友提出申请,想买一块新键盘/新电脑/新显示器时,我们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不是已经有n块键盘了吗?”,而是“太棒了,老公又要提升赚奶粉钱的效率了!”。之前有一个挺有意思的网站,叫利器( http://liqi.io ),上面会经常邀请各类科技工作者,媒体工作者,高等教育从业者,创业者等来分享他们日常工作中使用的各种生产力工具。可惜已经停更了很久。这篇文章会参考利器上的文章形式,来写写我的个人生产力工具。工作类型我是一名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日常技术类的工作主要包括写代码,做分析,做软件的测试/部署/运维,撰写文档,画架构图,做产品/项目规划,调研工业界学术界先进成果等。业余时间的爱好之前有很多,现在基本只剩下羽毛球来保证一下基本的锻炼了。硬件篇个人电脑从08年到20年,我一直使用Macbook作为主要的工作笔记本,其间用过小白,mbp 13和带touch bar的mbp 15。但是20年末,我切换到了联想小新pro 13。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Macbook近年的硬件品控越来越差,不少同事跟我自己的macbook都出现了许多质量问题,非常影响工作效率。Macbook的硬件体系相对固定,比较难有选择自由度(比如希望使用nvidia的显卡跑深度学习)。Macbook的软件稳定性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尤其big sur发布初期,我有不少软件都直接无法使用了。Macbook太贵了,性价比有点低。具体吐槽细节可以参考我的知乎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2640359/answer/1568716835决定尝试Windows平台后,我在几个平台略微做了些功课,就锁定了联想的小新pro和拯救者系列。目前使用的这台小新只花了4999,整体的性能素质(锐龙7 4800,16g内存,500g ssd,2.5k屏),颜值,便携性都令我非常满意。唯一有点遗憾的是内存16g略有些不够用,同时开启PyCharm,IntelliJ,Docker Desktop,浏览器等资源大户后,基本就把内存占满了。所以有时候还是会拿出我的mbp 15来双线操作。显示器对于程序员来说,有一个高质量,较大尺寸的显示器来说还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在减少切换的前提下尽可能接受到更多的信息量。早年我会使用双显示器,比如笔记本+外接或两台外接,经过一系列的尝试,目前感觉还是单个27寸显示器,结合一系列桌面管理排布软件的使用,整体效率更高。目前我采用的是单台Dell U2720Q显示器,4K分辨率,窄边框,支持usb type-c的反向充电,可以让我的笔记本电脑只需要有一根外接线连接到屏幕,就能同时实现充电,显示传输,usb数据传输,非常的清爽。我的工位对于2K跟4K的选择,个人建议直接上4K。无论在mac还是windows下,整体的显示质量提升了一大截,也完全没有碰到过显卡带不动的问题,光每天看看精美壁纸都觉得身心愉悦了很多呢。除了Dell,当时在购买时调研了下LG跟AOC的几款27寸4K显示器也相当不错,而且价格上更便宜。键鼠键盘鼠标作为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外设,也是显著能提升幸福度的投入。对于键盘,个人比较喜欢长键程的,对于mac的巧克力键盘没有啥好感。另外一个要求就是键位要稳,有一个颜值挺高的键盘品牌,按键都做成圆形的,但按下去过程中感觉各种松动摇晃,个人感觉就很不舒服。一般来说一线的机械键盘品牌都可以闭着眼睛选,我用过的感觉比较好的是Cherry G80-3000和现在用的Leopold FC750R 红轴。如果不喜欢机械键盘较大的打字声音,也可以考虑静电容,我家里使用的是NiZ的静电容键盘,手感跟安静程度都非常不错,而且也不像HHKB,RealForce那样价格高昂,值得推荐。清理我的FC750R鼠标方面我比较喜欢对称型偏小的鼠标,例如早年的Razer金环蛇,罗技G1,赛睿的Kinzu等。目前在公司用的是表弟送的罗技G Pro Wireless,不过貌似也很少有需要用无线的场景。另外如果你用的是mac,选择magic trackpad也不错,相比鼠标能支持更多丰富的手势操作。此外还有一大类是人体工学键盘鼠标,个人目前还未体验过,或许年纪再大一点就需要了……耳机早年作为半个器材党,买过不少奇奇怪怪的耳机,比如创新的Aurvana Air,VSonic的GR07,同事送的Westone UM1,还有些忘了名字的大耳等等,总想花比较少的钱来追求一点音质的提升。直到有一天用了airpods,才发现作为“木耳”,这种无线耳机的便利性才是我所需要的。所以现在对于选择耳机的主要考量就是必须是无线耳机,带麦克风方便开会,能够戴上2个小时不觉得难受,外加降噪功能就更好了。由于有mac和pad设备,就自然选择了airpods系列产品。疫情复工时买的Airpods ProAirpods的整体体验非常好,谁用谁知道。美中不足的是跟Windows本本的协同比较一般,如果要用麦克风还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频模式,有点麻烦。移动设备手机方面大家各有喜好,我基本一直用的安卓阵营机,最近两年用的比较多的品牌是小米和一加。此外我平时有比较大的电子书,文献阅读需求,有想过买Kindle和索尼的DPT-RP1,但综合考虑价格,功能,生态,使用场景之后,还是选择了入门版的iPad。当时还配置了Apple Pencil,不过基本一直在吃灰,这块还是要看是否有大量的数字化笔记需求,对于我来说基本的划词高亮就基本满足了。iPad读电子书体验非常不错其它纸笔:我一般买国誉的草稿纸,书写质感不错,且很方便单张撕下来,接近活页本的体验。笔的话三菱UM100非常经典,小米巨能写也不错。另外我还买了一支“书写之神”,Adrian Olabuenaga为MoMA设计的水笔,颜值感觉比较高,原版的笔芯质感也很棒。书写之神!椅子:在家里跟公司各备了一把网易严选人体工学椅,千元价位左右的极佳选择。当然买之前最好去实体店或者朋友处体验一下,西昊,Ergomax,保友之类的买的同学也挺多。屏幕挂灯:我个人没有配备,公司不少同事都配了小米或者明基的挂灯,相比房间的吊灯照明,可以塑造比较沉浸的灯光氛围,而相比台灯又更节省空间,阅读工作都很合适。升降桌:很多同事买了乐歌,如果你习惯外接键盘鼠标显示器的话,那么一定要买那款大的带键盘托的。适量的站立办公对身体健康还是有一定帮助的。笔记本支架:由于一直用外接显示器,我的笔记本一般都是合起来,用一个立式支架放置,比较节约空间。具体可以看上面的实拍图。羽毛球装备:作为唯一的业余爱好,自然也值得投入一点。目前我用的拍子是Yonex天斧88s,备用弓FB,前阵子刚打断了一把88d,看后面要不要再买块新拍……软件篇关于整体的Windows开发环境配置,网上好的文章不多,可以看看我整理的这篇: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4218869/answer/1575858277而Mac方面的资料则丰富的多,随便搜一下感觉都挺靠谱的,所以我也没有单独整理。桌面管理如果用Win 10,默认的桌面管理快捷键(win加方向键等)就非常方便,mac下可以安装类似Magnet的软件来实现。软件包管理Windows下使用scoop/chocolatey/winget(目前我使用scoop),mac下用homebrew & homebrew cask。终端Windows下必须是Windows Terminal,配合官方文档的配置美化,加上oh-my-posh,还是相当美观好用的,已经早就不是大家印象中那个难用且难看的cmd.exe了。Mac下一般都选iTerm2,配合zsh + oh-my-zsh + starship等。当然也有些更fancy的选择,例如Hyper等,不过性能上会差一些。对于一些命令的实用,可以考虑使用这个工具: https://github.com/tldr-pages/tldr/ 提供了更人性化的man page。2021年的Windows终端快速运行Windows下我目前用的是微软的PowerToys,也有其它的一些替代品,像wox/utool等。Mac下大家都用Alfred,可扩展性非常强大。值得一提的是Alfred自带了剪贴板历史管理,而Windows下则更进一步,直接使用win+v就自带了剪贴板管理,非常方便。浏览器自从用了Windows,我就切换到了Edge,有不少细节做的不错,对于开发者工具的支持也基本是一致的,总体体验感觉完全不逊于Chrome。如果需要做http请求构建,老牌的产品有Postman,我现在用Insomnia比较多。还有像抓包之类的太细节的需求就不展开了,大多数情况下Chrome/Edge的开发者工具已经足够了。IDE/编辑器个人代码开发的主力是JetBrains全家桶,有时候有些轻量级的编辑需求时会使用vscode,比如本文就是在vscode中进行撰写的。JetBrains作为商业软件,总体的质量和体验更好,而vscode上新插件玩具更多,但相互的交互结合就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数据库相关的连接管理等也可以用JetBrains里的DataGrip,一如既往的好用。很多工具我都会优先看个人比较信赖的厂商有没有相关产品,如果没有或者无法满足需求再去找其它替代。另外如果有学术写作需求,可以推荐一下TexPad: https://www.texpad.com/阅读器在Windows下,我使用Xodo来阅读pdf类文件,NeatReader来阅读epub, kindle类书籍。总体使用体验不错,就是略有担心笔记同步的问题(所以还是需要单独的笔记软件)。而mac/ipad上我基本就用官方的Books和Preview,kindle格式的话额外下了个Clearview。手机上我目前用的最多的是微信读书,书的种类数量挺多的,很多新上市的书都能读到。使用上做笔记,跟电脑网页端同步之类的都挺方便,还可以听书,解放双手双眼。播客这部分也是最近刚开始使用,还没找到特别符合我胃口的软件和平台,一般都是搜到一些相关的就记录下来,在电脑和pad上听为主。大家有好用的欢迎推荐呀。Update: 经过大家的推荐,目前先在手机上装了“小宇宙”试试。如果希望跨平台的话,Pocket Casts, Moon FM是不错的选择。现在听的比较多的是: https://twimlai.com/ 之前因为听AI Platform系列入了坑,质量还不错。还有个比较硬核的: Daily Arxiv Radiostation,不过订阅后好像就没打开过……Daily Arxiv笔记软件平时做大量的阅读和一些想法的记录,需要一套比较好的笔记软件来管理支持。这块其实我一直做的不太好,比如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主要用一个txt在vscode里做记录。后来尝试了一阵子OneNote,也没有用的很舒服。最近切换到了Notion,并开始做一些分类整理,感觉还有有些效果的。比如使用Table,Calendar,Timeline等来管理平时的阅读管理,知识笔记,项目进度,工作事项等,另外也可以利用Notion的各种模板来将一些阅读思考习惯固化下来,灵活度非常之高。这方面有很多线上教程可以参考。对于比较长的公众号/专栏文章写作,我目前还是比较习惯用vscode来写markdown,方便在不同平台一键发布。我的部分阅读记录这方面还有一个非常强大的软件套件来自于OmniGroup,比如OmniPlan做项目排期,OmniFocus做GTD管理,OmniGraffle做流程图绘制等,只可惜价格不菲,所以我基本还是用Notion来替代了。还有一个流派是RoamResearch类的双链笔记软件,粗略看了下感觉有点太复杂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这篇评测:https://zhuanlan.zhihu.com/p/267451435时间管理我比较少用番茄时钟之类的工作方法,主要感觉专注之类的对我来说不是一个大问题。之前为了优化自己的时间分配和利用,用过两年的RescueTime,也通过它培养起了不少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一天刷休闲信息不超过三十分钟,每天要保证一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等。后来因为很多时候也利用一些社交网站来获取技术信息(例如我在Twitter上关注的几乎清一色是技术方面的大V),也懒得去反复调整RescueTime的分类,就没有再继续使用。云同步因为买了Office 365,所以我主要的文件同步都用了OneDrive,也可以实现跨平台的同步。其它就一般是默认选项,比如Books的内容自动传到iCloud,实现mac和pad之间的同步。另外Windows用户应该都会想念mac上的AirDrop,其实Windows上也有自带的,只不过只支持Win设备的共享显得略微有些鸡肋。如果要跨平台,可以考虑用AirDroid或者Feem,不过我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直接用微信/钉钉/邮件搞定了。媒体播放Windows下我用mpv,mac上则使用基于mpv的iina。音乐基本都是在线收听的App了。其它Mathpix Snipping Tool,可以把公式图片直接转成LaTeX代码,对于我这种不太写LaTeX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帮助了。1Password,可以做密码管理,不过我一般还是比较随缘,忘记密码就重置呗……CleanMyMac类的清理软件,硬盘空间不够用的时候用过几次,多花点之间自己用du之类的工具看也基本ok。Windows上暂时还没这个需求。iStatMenus的系统信息展示,windows上我一般直接用任务管理器或者ntop了。网站类这部分内容会比较杂,包括了偏软件类的和偏讯息类的,大家可以各取所需。很多网站到需要用的时候临时搜索也没问题,所以最最重要的网站还是Google,此外搜索技能方面也需要注意培养。设计绘图作为程序员,经常需要绘制各种流程图,架构图,这方面的在线网站也很多,比如有ProcessOn和http://draw.io。个人在用这两款产品时总感觉各种细节上有些别扭,比如把连线对齐之类的,最近发现了两个整体颜值和易用度更高的网站:对于非正式的绘图需求,可以用: https://excalidraw.com/ 使用上很方便,最终效果的颜值也很高。excalidraw的效果对于更正式一些的需求,可以用: https://lucid.app/ LucidChart来绘制,体验比http://draw.io更好,不过深入使用也需要收费。另外对于绘图时需要的一些配色,可以访问: https://coolors.co/ 或者 http://khroma.co/ 来自动生成,比自己瞎配要美观不少……如果是ppt制作,那必须推荐一下大家疯狂付费购买的: https://www.islide.cc/ 一下子就成了500强公司的ppt制作大师了有没有!最后关于博客配图之类的,我一般会上Google和 https://unsplash.com/ 来搜索一些接近的题材图片,当然这方面自媒体大咖们会有更全面的资源指导。在线开发工具有不少平常琐碎的开发中的需求,都可以用一些在线网站来解决,例如json的格式化啦,正则表达式的测试啦,base64编解码啦,时间戳转换啦,都可以很方便的利用在线工具来处理。一般我都是要用的时候再搜索,经常搜到的是oschina和站长之家的工具箱: https://tool.oschina.net/ 和 https://tool.chinaz.com/有一个比较特别的是: https://unbug.github.io/codelf/ 可以帮助程序员给代码各种类,函数,变量命名。这个思路也可以延展到github中的各种高级搜索,对于Google这类通用搜索来说是个很好的补充。在线字体选择很多时候给IDE配置一个好的主题也会花去程序员不少时间,我现在一般都用JetBrains上Material Theme UI这个插件里的主题。涉及到等宽字体的选择,可以用: https://www.programmingfonts.org/ 这个网站来在线体验,非常方便。电子书与文献专业类的电子书和文献,强烈推荐: http://libgen.li/ 几乎90%的都能找到,实在太牛了!我的各种英文原版书都是从这上面下的。这个网站感觉是少数几个Google不能直接搜到内容的重要补充。文献类的还可以试试: removing barriers in the way of science (sci-hub),直接填入付费站的地址(比如ScienceDirect)或者DOI,标题就可以直接拿到文献pdf,成功率很高! 非专业类的,可以试试: https://z-lib.org/ 比如一些小说文学之类,不过我个人用的比较少。关于文献相关的,还有一些不错的网站可以推荐:Papers with Code: https://paperswithcode.com/ 各类AI方向论文及开源代码的检索,不过个人并不建议花太多时间在使用新模型代码上,投入产出比很低。Connected Papers: https://www.connectedpapers.com/ 看到一篇好的论文,我之前的做法是去Google Scholar之类的看它对应的引用和被引用文献情况。这个网站看起来可以自动帮你建立论文之间的连接关系,减少手工搜索开销。论文关系图检索CopyTranslator: https://copytranslator.github.io/ 为学术论文打造的翻译工具,对我个人来说Google Translate基本足够了。资讯网站平时闲暇会上一些网站看看最新的技术方面的资讯文章,比较常去的有知乎,豆瓣,HackerNew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 , reddit的ML板块: https://www.reddit.com/r/MachineLearning/ , Github也有根据你的star来推荐项目: https://github.com/explore 国内的v2ex和掘金等。提到Github star,必须要推荐一个在线管理你的star的网站: https://app.astralapp.com/dashboard管理你的Github star订阅阅读方面,我主要看medium推送的daily digest,以及一些优秀的engineering blog,公众号,比如Databricks,Uber,Netflix,Airbnb,LinkedIn,美团技术博客(感觉是国内做的最好的)等等。视频方面,我在Youtube和B站都有一些订阅视频博主,例如Lex的访谈,2 Minutes Papers,CNCF,爱可可老师,Gauss松鼠会等等,当然主要还是按需搜索观看为多。还有一个常见的需求是找值得读的书籍,公开课等。目前我的做法一般是关注社交网站上的一些账号来获取,尤其是一些大V,出版社的送书和宣传活动。其次是上出版社的官网,例如O'Reilly: https://www.oreilly.com/products/books-videos.html Manning: https://www.manning.com/ 或者接收来自Coursera等公开课网站的推送等。另外还有一些集中的点评网站,例如书籍方面的: https://www.goodreads.com/ 和课程方面: https://www.classcentral.com/ 。其它像产品,设计方面偶尔也会逛一些网站,例如: https://www.producthunt.com/ 和 https://dribbble.com/ 等,这块不是我的专业就不瞎推荐啦。背景音乐如果在手机上,我一般会选择一些音乐平台的歌单,比如网易云音乐的Coding BGM: https://music.163.com/#/playlist?id=156840474电脑上听的最多的是youtube的lofi hip hop radi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qap5aO4i9A 估计不少人都听过,一看配图就懂了。最近还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可以定制,且通过算法来生成旋律的网站: https://magenta.github.io/lofi-player/ 非常有意思,比如可以通过点击窗户来改变背景音,点击乐器来控制合成等等,值得一试。通过算法来生成Melody还有个逼格很高的网站: https://musicforprogramming.net/ 可惜音乐风格上并不是我的菜。方法篇工具类的写多了有些疲惫,最后写一些个人的工作方法来收尾吧。系统性阐述工作方法的书有很多,我也不多赘述。这里主要提几个工作中的小习惯。提升生产力的根本对于提升生产力,有很多方法,比如番茄工作法,GTD,敏捷,看板等。但在我看来最最重要的一点,是找到你真正热爱的方向,明确你工作的意义。如果还没找到,不要停止探寻。这才是改变你工作投入度的根本所在,有了信念,对做成事情的渴望,各种意志力就是水到渠成的了,工具那些反而是相对次要的。保持精力的方法这套方法是从知乎某个高赞回答里学来的,简单的说就是4个s,switch, social, sports, sleep。当你有了做成事情的渴望之后,接下来一步是如何提升自己的精力投入。这4个s就是在你感到有些疲惫时的应对方法:Switch: 切换一个不同类型的任务来做,例如代码写累了,可以做做技术调研,ppt做累了,可以搞搞模型调优。就像我们读书的时候一般也是不同课程混着编排一样,切换一下工作类型,能让大脑不至于在一种类型的任务上耗尽能量。Social: 除了埋头干活外,也可以不时地与同事,朋友交流工作或其它方面的信息。很多时候跟不同人的交谈中,能打开思路,收集到很多不同的信息输入,既是一种放松,同时也会对主要工作有意外的帮助。Sports: 工作之余运动一下,不光对健康有帮助,也对于专注力意志力的恢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Sleep: 当然如果很累的话,首先还是要保证高质量的睡眠和休息,这是从事健身运动的前提,也是你持续健康工作的最重要的根基。Profile你的时间开销对于每天工作的时间花销,我们也需要有一定的方式来统计,便于后续的反思,寻找效率提升的机会点。比如没有有大量时间花在琐碎的运维处理上,则需要考虑有没有提升流程规范的空间,有没有通过运维工具的开发提升处理效率的可能,有没有从源头提升软件质量来减少运维问题发生的可能等等。不能一直埋头蛮干,还是需要不时的抬头看看路。通过RescueTime记录时间开销碎片时间的利用个人在这个问题上的习惯是时常保持近期比较重要的2-3个问题在脑海里,有任何的碎片时间都可以找一个出来进行思考。这个习惯也不受硬件条件的限制,只要在脑海里展开推演设想和发散思考即可,甚至经常能在洗澡时迸发出一些灵感,找到一些巧妙的方案。当然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来处理一些碎片化的任务,比如邮件/IM回复,审批处理等,但是因为要用到手机,所以还是要注意安全第一,不要老是走路看手机 :)优先级的思考很多书中都有提到要事优先的原则,所以当你在挑选最近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时,也不要太随意了,好好想一想优先要解决哪些问题。从长远来说,也要给自己定一些人生的长期计划和目标。这跟我们做机器学习的优化很类似,模型指标是可以频繁的进行评估和优化的,但也要注意模型优化的方向跟公司的业务提升,利益最大化是否是方向一致的,不要只醉心于调参而忽视了最终价值的有效性。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上面的各种建议,也包括其它文章中提到的方式方法,都要结合自身的性格习惯来进行尝试和采纳。一般来说一些新的做法在开始阶段总是会有些困难,遇到一些阻力的,需要坚持,一般在2-3周以上的实践后,就比较容易变成一种习惯。就像我们一般不太会抗拒早晚刷牙一样,甚至都不太会注意到这个行为的存在,那么你做这件事自然也不会消耗你的任何意志力了。我在13-16年间养成了刷公开课的习惯,所以一直到现在,我都会觉得看课程视频是一件很自然轻松的事情,其愉悦程度比看综艺高多了,所以自然后来也能积累起很多看公开课或相关技术视频所学到的知识。后记最后,希望这篇文章能对提升各位的生产力有些帮助。如果想购买文中提到的硬件产品的话,可以去我的知乎带货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4218869/answer/1575858277 )中点击购买,我好捞点提成哈哈哈。

麻将的透视药水多是乙醛化合物在线棋牌游戏,这种药水有一定挥发性,可以使用淡双氧水消去。具体方法:双氧水50ml,浓度70%,加纯净水300ml,调匀后用棉棒蘸着擦。一定将浓度降低!否则麻将会变白变花!这种方法对大多数药水有效。不过要注意,现在又有用新形药水进行浸泡,用这种方式未必一定有效。

嵌搭.三、五.简,“四、六”筒在线棋牌游戏,“七、九”筒之类的,只有得到中间空缺的牌才能组成顺子的搭子。由于嵌搭比较容易转化成两面搭,属于中等塔子。




栏目分类
相关棋牌游戏技巧